高3.96米,重約800斤,這是同時期全世界體量最大的青銅單件文物,也是三星堆博物館中,極具神話浪漫色彩的瑰寶——一號青銅神樹。
歷經近十年,青銅神樹震撼再現
1986年被發現時,這件文物並不完整。多達數百塊的碎片散落一地,由於沒有完整的參照物,修復工作極為復雜。
專家們用了近十年時間,清理、分類、拼接、研究、重構、論證、修復……終於在1997年三星堆博物館開館時,才讓這棵盡顯古蜀神韻的青銅神樹重新展現在世人眼前,即便如此,現在的神樹頂部仍有缺失。
3.96米可能並不是它最終的高度,有學者推測一號青銅神樹高度可能會達近5米。
對天地神祇與自然萬物的虔敬
神樹的底座如同三座神山,其上紋飾彎曲,學者猜測是雲氣紋代表了雲霧繚繞仙山的模樣。神樹的主體鑄於「神山之巔」的正中,樹的枝干又可分為三層,每層三枝,共九枝,樹枝上有花朵、果實和神鳥。
在樹的旁側,還有一條蜿蜒向下的龍,龍頭朝下,龍爪匍匐於底座之上,身體則蜿蜒向上,龍身後段略有殘缺。
而神樹的枝丫之間,正好有細小的環紐。這些在三星堆出土的銅鈴與銅掛飾,或許正是當年掛在神樹上的裝飾。
不妨想象一下,在莊嚴的神廟之中,在祭祀的典禮之上,吉金色的神樹上掛滿了各樣的銅掛飾,在陽光的照耀下,那是多麼震撼的一幅場景!
青銅神樹何以為「神樹」?
一號青銅神樹的造型與《山海經》中提到的扶桑、若木和建木三棵神樹有著相似之處。
傳說扶桑與若木一棵在東,一棵在西,象征著太陽升起與落下的地方。而建木則在天地的正中央。
《山海經》對扶桑的描寫:「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
扶桑神樹上有十個太陽,分別被十只三足烏馱著。九只在下,一只在上,上面每天下來一只,下面就上去一只,這都與我們今天看到的神樹造型很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