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號祭祀坑]Ⅰ號大型銅神樹

Ⅰ號大型銅神樹由底座、樹和龍三部分組成,采用分段鑄造法鑄造,使用了套鑄、鉚鑄、嵌鑄等工藝,通高3.96米,樹干頂部及龍身後段略有殘缺。在我國迄今為止所見的全部青銅文物中,這株神樹也稱得上是形體最大的一件。

銅樹底座呈穹窿形,其下為圓形座圈,底座由三面弧邊三角狀鏤空虛塊面構成,三面間以內擫勢的三足相連屬,構擬出三山相連的「神山」意象,座上鑄飾象征太陽的「☉」紋與雲氣紋。樹鑄於「神山之巔」的正中,卓然挺拔,有直接天宇之勢。樹分三層,每層三枝,共九枝;每枝上有一仰一垂的兩果枝,果枝上立神鳥,樹側有一條緣樹逶迤而下的身似繩索相辮的銅龍,整條龍造型怪異詭譎,莫可名狀。

關於這株銅樹的內涵,目前在學術界尚存在不同看法,但將銅樹界定為「神樹」,則是共識:一種意見認為,這株銅神樹的造型與內涵應與《山海經》中記載的「建木」相關,銅樹是古蜀人溝通人神、上下天地的天梯,反映了古蜀人交通於天人之際的特殊宗教權力被古蜀國神權政治集團所獨佔的情況。與此相對的觀點則認為青銅神樹並非建木,從其構型分析,更多的與《山海經》描述的「若木」相似。另一種意見認為,青銅神樹具有「社」的功能,與載籍所記「桑林」一致,應為「社樹」。一種意見認為,銅神樹為古蜀人的宇宙樹,反映了蜀人的世界觀。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青銅神樹起源於古人對日暈現象的認識,代表東西兩極的扶桑與若木。

所屬年代:中國歷史學年代,商(前1600 – 前1046)

外形尺寸:最大徑140,高396,樹枝殘高359,底座直徑93.5釐米

出土環境:2號祭祀坑

發佈留言